麥港數據開展了一次鍛煉意志品質的團建活動——登泰山。
泰山古稱“岱山”、又名“岱宗”,春秋時始稱“泰山” 。結束上午的工作后大家驅車來到泰山中天門,三點十五分登山正式開始了,途經的柏洞和凌厲的山風帶給大家一絲寒意,從中天門起山勢比前半程是更加的陡峭,沿途經過造型古樸的云步橋,經過古樹幽雅的五松亭,看到“斬云劍”、“飛來石”等奇異山石,觀賞到了“迎客松”、“五大夫松”等景致,沿途歷代題字、刻石使我們欣賞了歷代文人墨客對于泰山的贊美。從對松山到南天門,行程雖是1000米,卻要攀登石階數千級,幾乎垂直上下,這就是登泰山的最艱險之處——“十八盤”。一路的美景使大家忽略了疲憊,腳步也更加堅實。
經過體能與意志的考驗,大家一鼓作氣沖刺過十八盤,到達了南天門,霎時間泰山的面貌盡收眼底,云霧繚繞、波瀾壯闊、奇峰陡立、壑深瀑飛、古松爭奇,氣勢之磅礴,非言語所能,無不被泰山雄偉的風光、深厚的文化所感染。
次日清晨,伴著睡眼惺忪,迎著勁烈曉寒,大家跟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日觀峰靜待日出。隨著人群的歡呼,一輪紅日噴薄而出,雀屏似的金霞,從無垠的肩上產生,展開在大地的邊沿,純焰的圓顱,一探再探的躍出了地平,翻登了云背,臨照在天空,從此揭去了滿天的睡意,喚醒了四隅的明霞。大家無不感謝大自然的恩惠,如此幸運的看到了難得的泰山日出。
在山下會師后,踏上了回程之旅。
孟子曰:“孔子登東山而小魯,登泰山而小天下”。人的視點越高,視野就越寬廣。通過這次登山,不僅拓寬了眼界,領略了五岳獨尊的厚重,更感受到了團隊力量的強大。登山決不只是一種簡單的運動,他給登山者以鷹樣的眼睛,豹樣的身體,山樣的視野,海樣的胸懷,永不放棄的執著。隊員之間在登山過程中表現出的團結協作、相扶相持、不離不棄的合作精神,讓麥港人切身體會到“世上無難事,只要肯攀登”的深刻意義,使麥港的凝聚力得到極大的提升,大家把這些精神轉化到工作之中,一定會使麥港在新的征程上不斷尋求突破,超越自我,也一定會為中國大數據產業做出更大的貢獻。
(責任編輯:博為拓展編輯部)